— — 倡 議 — —
為了我們的未來
共同行動起來,向塑料宣戰!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不亂丟塑料垃圾
拒絕一次性塑料產品
攜帶可重復使用的用具
用行動彰顯環保態度
用熱忱守衛蔚藍星球
從此刻起,為地球減塑!
中國“限塑令”十二年后再升級
你一定還記得十幾年前的限塑令吧?2008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超市購物時塑料袋需要額外收費,自此掀起了自帶帆布袋的風潮……
將近十二年后的2020年1月19日,意在扭轉中國塑料污染現狀的新版“限塑令”,寫進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里。
“ 限塑令”升級了什么
2017年底,中國出臺了“洋垃圾禁令”,禁止包括生活源廢塑料在內的4類24種固體廢棄物入境,這一舉措極大地重塑了國際塑料廢棄物跨境轉移的局面。2019年5月10日中國積極參與推動了《巴塞爾公約》修訂案的通過,在國際合作框架上進一步降低了出口廢塑料這一選項的可行性。到了新版限塑令時,則全面禁止了廢塑料的進口。
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宣布確定11個中國城市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根據方案目標,到2020年,中國將系統構建“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探索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試點城市在固體廢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明顯進展。
海南省于去年3月宣布,到2020年12月全島全面禁止列入名錄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出臺了針對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令,包括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厚度低于 0.025 毫米的超薄型塑料袋和厚度低于 0.01 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
然而,自2008年到2018這十年來,電商和外賣等新興互聯網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人們的生活雖然便利了許多,但一次性的快遞和餐具包裝帶來了巨大的塑料垃圾增量,給環境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快遞包裝帶來的塑料污染不容忽視 ? epa / 圖蟲創意
《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生產特征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研究顯示,2018年全國共消耗快遞包裝材料941萬噸,約相當于1.3億個成年人的體重,而這些快遞包裝材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置過程排放了1303萬噸二氧化碳,需種植約7.1億棵樹才能中和,帶來龐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
令人欣慰的是,新版限塑令明確對兩個行業提出了限制和要求。
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2022年底推行到全國。
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推行到全國。
不僅如此,新版限塑令還首次明確了廣義上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是環境污染的挑戰之一,并具體提出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減量的目標: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這體現了中國一次性塑料總量控制、源頭治理的政策決心。
這次《意見》還著重提出,”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
總而言之,這是一份極其詳盡的限塑令,展示了中國治理塑料污染的雄心,也呼應了全球各國紛紛限塑的政策趨勢。
可降解塑料是個坑,不是“特效藥”
令人擔憂的是,從《意見》中可以看出,限制、禁止的只是不可降解塑料,所謂“可降解塑料”可能會快速“補位”,隨后大面積推廣。
從全世界的經驗和共識來看,應該謹慎對待“可降解塑料”,不應該把它直接作為替代材料甚至解決方案。
事實上,生物可降解塑料并不是什么黑科技,被我們丟到自然環境中就會魔術般憑空消失。它需要先進行配套的分類回收,然后在恒溫恒濕嚴格控制的工業堆肥條件下進行后端處理。然而國內很多地方都沒有專業的工業堆肥設施,垃圾回收系統也尚在建設之中,我們怎么能保證這些需要專業設備處理才可能降解的塑料垃圾,能夠順利被回收并處理呢?
更不用說“可降解塑料”種類繁多,定義和標準都不明晰,市場上充斥著很多打著“可降解”招牌的偽降解塑料,會在不完全降解后變成塑料碎片,流入自然環境中。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全新生物塑料制品在土壤中放置6個月,在土壤中放置12個月,在土壤中放置24個月,在海水中放置24個月之后生物塑料制品的狀態。? Greenpeace
一項為期兩年的實驗,將市場上的可降解塑料(大部分為PLA聚乳酸材料)放置在海水和家用堆肥設施中,結果表明絕大部分可降解塑料基本無法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綠色和平行動派擔心,很可能會出現用一種塑料污染替代另一種塑料污染的局面。
其實真正的解決方案《意見》里也已經指明: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鼓勵重復使用非一次性制品和包裝,徹底跟我們的”生產-消費-丟棄“的一次性時代告別。
畢竟,我們想要長情的生活,而非一次性的世界!
全球各國“加碼“減塑!
禁塑已成全球保護環境的共識和政策趨勢。2019年5月,“歐盟版禁塑令”正式生效,規定到2021年將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產品,例如塑料吸管、一次性餐具、棉簽等。而成員國需要在2029年之前實現回收90%飲料瓶的目標。并且歐盟還全面禁止了氧化式可降解塑料的生產和使用。歐盟塑料法案也要求企業承擔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垃圾管理和污染治理承擔經濟責任。
歐盟: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
為了減少海洋污染,歐洲理事會在歐盟范圍內通過了關于一次性塑料的新規定。該法案規定,所有成員國都禁止某些塑料制品的替代產品,包括棉簽、刀具、盤子、吸管、攪拌器和氣球棒。
這項禁令還包括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杯、用聚苯乙烯制成的食品和飲料容器,以及所有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產品。委員會還采取措施減少使用塑料食品容器和飲料杯。
各會員國將有大約兩年的時間將這項立法載入其國內法。歐盟的目標是到2029年收集所有塑料瓶的90%,包括到2025年達到77%的里程碑目標,并將引入瓶蓋與塑料瓶連接的設計要求。
該委員會還要求制造商從2025年起將25%的回收塑料用于PET瓶,從2030年起將30%的回收塑料用于所有塑料瓶。
塑料吸管或叉子都是小東西,但會造成巨大的、長期的傷害。一次性塑料法規將處理70%的海洋垃圾,避免環境破壞,否則到2030年將耗資220億歐元。
德國:呼吁停止一次性咖啡杯
一項研究顯示,德國每分鐘使用5300個一次性杯子,這引發了政府采取行動的呼吁。這項由德國聯邦環境署委托開展的研究發現,在2016年,有28億個一次性杯子被用于熱飲,30億個一次性杯子用于冷飲。
這些數字相當于每人每年消費70個一次性杯子。據非營利組織德國環境與消費者保護協會(DUH)稱,這些一次性杯子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可回收的。
事實上,咖啡杯的內層通常含有紙張和塑料的混合物,以保持熱量和液體的同時,需要比任何一種材料本身更復雜的回收基礎設施。
DUH也在推動更多的行動來支持使用可重復使用的杯子。根據這項研究,一個塑料可重復使用的杯子在大約20次重復使用后,在生態上要優于一次性的杯子??芍貜褪褂玫谋釉谝荒陜戎辽倏梢允褂?0次。
英國人減塑的那些努力
英國政府宣布,在2020年4月之后將禁用塑料材質的吸管、攪拌棒和棉簽棒。這項自上而下的政策已經促使英國很多的餐廳和酒館使用紙吸管。同時,英國政府正對飲料瓶的押金回收計劃(Deposit Return Scheme)正在進行廣泛征詢,旨在鼓勵消費者及時回收塑料瓶、玻璃瓶和易拉罐。如果能夠實施,消費者購買的飲料價格中將包含了瓶子的價格,通過超市的回收機器,消費者可以退回瓶子的費用。
冷凍食品超市Iceland作為英國塑料飲料瓶押金回收計劃的先行者,已在英國五個試點實現該計劃,截止至2020年一月,已回收31萬個塑料瓶,效果顯著。
在倫敦街頭推行直飲水站(Drinking Water Fountains)也是減少居民購買塑料瓶裝水的有效方式。居民可以在不同區域的公園、地鐵站、市場和廣場使用過濾飲水龍頭喝水或給自帶的水壺加水。
英國政府估計,英國每年使用: 47億根塑料吸管,3.16億個塑料飲料攪拌器,18億個塑料棉簽。該禁令將于2020年4月開始實施,醫療和科學目的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本土的塑料回收率很低。再加上每個區域的當地政府對回收有不同規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狀況。遺憾的是,英國本土缺乏處理回收塑料的基礎設施,而是將塑料回收的責任轉嫁給東南亞等欠發達的國家。很多接收塑料的國家直接對廢物進行焚燒或填埋,這意味著即使回收來的塑料也不一定真正的得到回收。所以解決塑料污染最好的方案是減少對塑料的消耗和使用,而不是將塑料丟進回收箱就高枕無憂。
大企業紛紛許下“禁塑”諾言
早在2018年7月,星巴克就已經宣布,2020年之前其全球所有的分店將禁用塑料吸管,不知道這個承諾目前是否已兌現。
星巴克的一款免吸管杯蓋
2018年8月,麥當勞也已經在一些其他國家停止使用塑料吸管,用紙質吸管來取代。據了解,比利時麥當勞對紙質吸管的測試之前已經順利完成,而美國、法國、瑞典等國家在去年年底實行紙質吸管的測試。
肯德基在新加坡有 84 家分店已停用塑料杯蓋的吸管。宜家也在之前宣布了要在 2020 年前,逐步淘汰掉歐洲宜家門店的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
雀巢也在早些時候宣布,為減少塑料廢棄物,自2月起所有產品禁用塑料吸管,并研發可生物降解的環保水瓶。雀巢承諾在2025年前所有產品包裝都可回收再利用,成為最新一家矢言降低塑膠垃圾污染的企業。
去年,代表約600家天然礦物和礦泉水生產商的歐洲瓶裝水聯盟設定了目標,到2025年,塑料瓶中平均至少要使用25%的rPET,并到2025年收集90%的PET瓶。
可口可樂歐洲合作伙伴承諾,到2025年,他們將在西歐收集100%的包裝,并在PET瓶中使用50%的回收塑料。
百事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整個歐盟的瓶子中使用50%的回收塑料,比目前的13%有所上升,到2025年的中期目標是45%。
— — 減塑·行動宣言 — —
抱怨不能改變現狀,
只有行動才能帶來真實的改變。
減塑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課題,
我們也許改變不了世界,
但至少可以改變自己。
試試看,從自己做起,
從不用塑料制品做起。
每個人的一點點努力,
匯聚在一起就是巨大的力量,
讓地球變得更加清潔、美麗。
為了人類自身
讓我們成為“減塑”行動者!
*部分圖文素材來源:綠色和平行動派食品飲料行業微刊僅用于公益傳播
*免責聲明:本站文章圖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站。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根據鳶都產業領軍人才(團隊)工程有關規定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總體工作安排,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于近日對鳶都產業領軍人才余堅進行年度考核,為進一步增強工作透明度,廣泛征求意見,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告。
公司分別于6月12日、16日、20日組織了三批優秀員工前往九仙山風景名勝區旅游。九仙山為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
為理清2013年工作思路,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恒聯玻璃紙公司總經理高玉剛發表了《恒聯玻璃紙公司2012年戰略質詢報告》。報告總結了公司2012年1-11月經濟運行和戰略執行情況,指出了生產經營中的亮點與不足,明確了2013年工作目標,確立了2013年戰略發展方向和戰略支撐點。
5月19日,2012年濰坊市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風箏廣場舉行。作為領先的綠色環保型包裝材料生產商,恒聯玻璃紙公司參加了此次活動周,并向廣大市民發放了綠色包裝方面科普宣傳單,著力宣傳“發展綠色包裝,暢享低碳生活”的企業理念,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發展綠色包裝事業的重要意義。